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7:54:54
光伏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推进产品结构升级,研发差异化产品,提高光伏产业自主技术水平,在转型升级中逐步壮大,积极应对欧美等国家的双反。
二是可能导致产业面临整体性违约风险。光伏市场加速转向分布式我国光伏市场结构正逐渐由地面电站转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此外,工程施工周期急剧压缩,也将会增加电站工程质量风险。据PVInfoLink的数据显示,5月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分别环比上涨3.57%、1.12%、4.52%和4%。2017年一季度我国光伏组件出口美国占总出口额的不到1%,主要通过海外工厂出口至美国市场。户用分布式光伏系统市场良莠不齐随着我国光伏市场由集中式电站向分布式系统转移,户用分布式系统受到各个厂家的重视,并且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下,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产业规模保持稳步增长2017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11.5万吨、36GW、32GW与34GW,分别同比增长21.2%、20%、28%与25.9%。
2017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预计将达到23GW以上,其中预计分布式将达到7GW以上,同比增长近3倍。如果在户用光伏市场上这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一旦发酵,整个光伏行业的舆论环境和社会认知将受到致命打击。鉴于中国在光伏电池及组件的产量均占全球产量的75%以上,美国的这次201调查显然是针对中国的。
但这不妨碍Solyndra在各路创投的包装下,于2009年实现了1亿美元的利润,并在2010年将利润扩大到1.4亿美元,可是到2011年9月居然就破产了。他在2002年创办Nanosolar,是为硅谷的第一家光伏企业,主攻CIGS太阳能电池的涂布生产工艺。然而仅仅过了十年,美国人突然发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不但流失了几乎所有的光伏制造业产能,连他们最引以为傲的一众光伏技术公司(Konarka,MiaSole,Solyndra,Nanosolar等),在全球最为发达的创投体系的支持下,也不过吹出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金融泡沫,随后就纷纷破灭了2006年至2008年,Nanosolar大约收到了来自创投的6亿元资金投入。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全文显示。Solyndra的产品概念也是光伏产业中的奇葩。
然而仅仅过了十年,美国人突然发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不但流失了几乎所有的光伏制造业产能,连他们最引以为傲的一众光伏技术公司(Konarka,MiaSole,Solyndra,Nanosolar等),在全球最为发达的创投体系的支持下,也不过吹出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金融泡沫,随后就纷纷破灭了。加之圆柱电池的制造工艺远比平面电池复杂,这类电池的发电成本可想而知。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制成了第一个实用化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美式创投未能推动美国光伏产业美国是当之无愧的光伏产业诞生地。
但这不妨碍Solyndra在各路创投的包装下,于2009年实现了1亿美元的利润,并在2010年将利润扩大到1.4亿美元,可是到2011年9月居然就破产了。美国光伏双反仍在接力美国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于2012年确认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达34%至47%的关税;2014年,美国又发起了第二次光伏双反,最终确定了高达26.71%至165.04%的反倾销税以及27.64%至49.79%的反补贴税。2001年前后,中国的光伏产业开始起步,但主要集中在组件组装这个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环节,世界上最先进的光伏技术仍然掌握在美国公司手中。他在2002年创办Nanosolar,是为硅谷的第一家光伏企业,主攻CIGS太阳能电池的涂布生产工艺。
鉴于中国在光伏电池及组件的产量均占全球产量的75%以上,美国的这次201调查显然是针对中国的。而且从结果上看,美国的双反措施并没有对美国的光伏产业起到多少实质性的保护作用,美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的份额仍在逐年下降。
Solyndra的CEO,BrianHarrison,曾经是英特尔公司的高管,也因此得到了许多牛逼创投公司的青睐,自2009年起,还得到了美国政府先后高达5.35亿美元的政府担保贷款,连当时的奥马马总统都亲自为它站台。Solyndra在宣布破产时,将矛头直指中国光伏产业,宣称其破产是中国光伏产品的不正当低价竞争所致,然后紧接着在2011年10月,美国的光伏双反调查就开始了。
在当时光伏组件供不应求,价格高企的背景下,这个技术有相当高的吸引力,不但引来了多家著名创投机构,连谷歌公司的两位创始人LarryPage和SergeyBrin都把自己的钱投了进去。美国进行双反的直接出发点显然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光伏产业,美国人也从来不避讳这一点。这东西没有实际的市场竞争力那简直是一定的。2017年5月2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将针对全球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201调查。再来看另一个美国明星光伏企业,Nanosolar。美国这堆破灭掉的光伏高科技企业里,最典型的,最明星的,也最好玩的当属Solyndra。
Nanosolar的创始人MartinRoscheisen属于硅谷的第一代创业者,成功创办过数家IT公司,其中两家以7.4亿美元和4.5亿美元的惊人估值被收购,无疑是一位非常成功的IT创业者。预计该调查将在2017年9月22日作出损害认定。
而Solyndra的团队异想天开地宣称,把太阳能电池做成圆柱状,在日升日落的循环中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能,就是下面这个样子:然而从Solyndra的产品实际安装的状态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如此圆柱形设计的结果是大部分阳光从圆柱之间的缝隙漏掉了,下面地板反射的阳光也没有多少能够被圆柱吸收。具体地说,就是将CIGS半导体材料制成纳米颗粒,分散在溶剂中,再通过涂布工艺涂到柔性不锈钢基底上,然后经高温结晶,制成CIGS太阳能组件。
而且不止是大公司掌握了先进技术,大量源自各名牌大学的明星创业公司,也让人感觉光伏产业的明天依然在美国手中。其后50年间,美国的光伏产业一直在其强大的半导体工业的支撑下,引领了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直到2012年,Nanosolar还在不断地获得各种奖项,然而却在2013年突然宣布解散,而当时的美国媒体大体上还是把责任推给了中国的倾销。我们所熟知的太阳能电池都是平板结构,北半球的电池板向南倾斜,南半球的电池板向北倾斜,以尽可能多地接收太阳光的辐射。然而在如此严苛的关税之下,中国的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仍占有20%左右份额,加上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生产的组件,中国企业2016年在美国的市场实际份额约为41%。2007年12月,Nanosolar宣布开始兆瓦级别的销售,乐观的市场预估将Nanosolar的估值推高至20亿美元。
在此次光伏201调查还在进行的过程中,美国商务部又在2017年7月12日对中国光伏产品作出了第三次反补贴终裁,裁定了17.14%至18.3%的反补贴税率按照市场自主和竞争配置并举的方式管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有关地方能源主管部门核准建设规划布局方案之外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沼气发电除外),由所在省(区、市)负责解决补贴资金问题。政策原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在《可再生能源法》以及有关政策支持下,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制造产业能力快速提升,市场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为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各类能源规划和经国家能源局批复的本区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本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规划并按年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可再生能源电力年度建设规模、建设任务、结构和布局,协调好可再生能源电力与常规能源发电的关系。五、健全风电、光伏发电建设规模管理机制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应根据风电产业预警信息合理布局风电项目。
四、创新发展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应遵循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念,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等创新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模式。对应纳入年度规模管理的发电项目,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按当年下达的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组织建设。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地方政府,对具备成片开发土地资源且具备统一送出消纳条件的光伏电站场址,编制光伏发电先进技术应用基地。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根据规划布局,组织开展项目核准工作,每年2月底之前上报上一年度项目核准及建设运行情况。
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要以有关规划为依据,科学合理布局,结合电力市场编制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年度实施方案,指导电网企业研究配套电网建设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方案。不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支持政策,或者不申请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支持的布局项目,不纳入本规划布局方案。
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要按照《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二、十三条等有关要求,会同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经济运行主管部门及电网企业严格落实国家核定的最低保障小时数。国家能源局按年度对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进行监测评估和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评估和考核结果。
对有关省(区)能源主管部门据此文件安排的调整建设规模,符合文件规定的均为有效,国家能源局不再单另下文确认。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后续规划新建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均应明确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以输送水电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应明确通道利用率指标。
发表评论
留言: